人到中年,就意味著開始變老變丑變油膩?NO,這種偏見和誤解早就該被摒棄了,俗話說 「男人四十一枝花」,中年,是男人最難能可貴的一個階段。
40、50歲的中年男人,正是進階成熟的最佳年齡段,褪去了年少時的叛逆與沖動,氣質變得更沉穩,穿衣打扮方面也更有自己的想法。
只要學會這些穿衣之道,你就會發現年齡只是一個數字,中年才是男人的黃金階段。有品位的中年男人: 衣不帶毛、褲不過踝、穿搭色不過三,氣質不油膩反而更高級!
很多男人到了中年階段,穿衣方面就會開始更注重保暖性,但是 「魚和熊掌不能兼得」,滿足保暖性的同時就容易丟失風度,比如大冬天穿帶毛的衣服,造型上就會顯得很油膩。
皮草、羊羔毛外套,或是 領子帶毛的衣服,雖然穿起來保暖,但是容易顯老,并且還會削弱男子氣概,給人一種女性化的感覺。
中年男人,冬天穿衣打扮不能有了溫度而丟了風度,盡量選擇一些保暖性足夠,但版型不做作的基礎款單品。比如 大衣、外套、衛衣、風衣、羽絨服等,不帶「毛」的基礎款,簡約又百搭,穿在身上更加硬朗帥氣。
中國男人穿衣打扮都存在一個誤區,喜歡穿褲腿很長的褲子,超過腳踝甚至蓋住了鞋面,生怕露出腳踝著涼了似的。
褲腿太長的褲子, 嚴重影響了腿部和整體身材的塑形效果,顯得腿短、個子矮,大面積的褲腿堆積在腳踝和鞋面,整體造型看起來拖沓又邋遢,氣質也會變得油膩!
褲子的長度,直接決定了腿長和身材比例,穿的褲子盡量短一截,才有助于拉長腿部線條,完善塑形效果。
有品位、懂穿搭的中年男人, 褲子長度都不會超過腳踝,以九分褲為最佳,或是采用「卷褲腿」方式露出腳踝位置,強調纖細部位達到顯高顯瘦的效果。
顏色是穿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,對于中年男人來說,忌諱穿得黑黑沉沉,容易顯得老氣橫秋,但是也要 避免全身穿太多顏色,容易顯得雜亂無章,沒有主次。
另外,全身搭配的顏色太多,還容易 膨脹視覺暴露身材缺點,違背了「越簡單越高級」的時尚法則,氣質也會顯油膩。
不管衣服穿的是簡約色還是亮色系, 全身配色都不要超過3個,盡量控制在2~3個,造型有了主次之分,才能提升整體的時尚完成度。
與此同時,還要記住 「同色顯高、配色呼應更有層次、深淺分明」的配色法則,有助于強調服裝本身的質感,也更能彰顯個人時尚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