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宮發現一副怪畫:老虎被畫成「病貓」,放大10倍后才知其中秘密

「北京故宮看建筑,台北故宮看文物」

北京故宮是古建筑的代表,它的龐大恢弘時刻提醒我們封建王朝皇室家族權力之大,故宮也是權力的象征,你們有去看過麼?一天也轉不完吧!

除了北京故宮外,我國還有一處名為故宮的地方,名為台北故宮,這里是一處博物館,專放各類國家文物及貨真價實的皇帝收藏品,但是此博物館里有一幅畫,看了以后令人不得其解,你們知道是哪幅畫嗎?

此畫到如今已經經歷了300多年了,它最后流轉到了台北博物館,我們第一眼看到是不是覺得它是一只病貓呢?

不只是我們有這種看法,這麼多年過去了,無數專家看到后都覺得這是一幅怪畫,為什麼把老虎畫成這個樣子呢,我們記憶中的老虎是百獸之王,在叢林中它是頂級的掠食者。

此畫名字叫做 蜂虎圖》,畫中的老虎像一只病貓一樣瘦骨嶙峋、低聲下氣,雙眼飽含委屈與無奈,畏畏縮縮還非常恐懼的感覺,這到底是為什麼把老虎畫成這個樣子呢?

這就不得不提起創作這幅畫的人華喦,此人是清朝一位著名的畫家,也是「揚州八怪」之一,他擅長山水,蟲鳥,他的畫工位列大師之稱。

華喦出生于福建上杭,他小時候聰明伶俐,可惜生在了一個貧困家庭,他的父親是一名造紙工人。每天早出晚歸,工作辛勞,關鍵賺的還少,就這樣他們相依為命,可惜他的父親40歲去世后,華喦為了生活只能去當學徒,靠給別人放牛為生。

正因為放牛,改變了華喦的想法,在一天正好碰到黃昏時候,他牽著牛正好走到一條小河邊,黃昏的余韻照映在河水上,正好形成一幅美麗的風景,華喦不由心里在想,如果能有把這麼美麗的風景永遠留在紙上該多好。

從此以后,華喦每次放牛他都用紙開始寫寫畫畫,他確實很有作畫天賦,他的畫工日益增進,越畫越好,名氣也越來越大。

奈何他的畫是特別的好,但是就是家庭貧困,在當地沒人能欣賞畫作,倒是祠堂里面需要作畫,會喊華喦過去幫忙。

直到華喦成年后,他也有理想抱負,想著去京城闖一闖,但是路很難走,沒有辦法的他只能靠賣畫為生。

去了京城他生活也不如意,後來他輾轉到達杭州,揚州等地,人到中年,拼搏的銳氣也慢慢磨掉了,直到後來結識了鄭板橋等人,成為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,位列「揚州八怪」之一,也漸漸被人們所熟知。 但這依然沒有徹底改變他的生活,至死,他在眾人眼中也不過是一個「窮賣畫的」。

我們眼中的老虎應該是這個樣子的

《蜂虎圖》的寓意

華喦的一生過的都很不得意,他空有一身才能,卻沒有用武之地,一生只是靠著賣畫為生, 而《蜂虎圖》顯然也是華喦對自己和生活的一種自嘲。

圖中的這只瘦弱的老虎就是形容華喦,他空有老虎的皮囊卻沒有百獸之王的氣概,他只能勉勉強強的活著,沒有了爭氣與朝氣。

把此圖放大十倍后。可以看到在老虎眼神的上方有一只很小的野山蜂,老虎之所以有這樣的神態,完全是因為這只野山蜂,百獸之王也懼怕一只小小的野山蜂,可想而知華喦的一生有多麼的落魄。

結語:

藝術家是一個十分獨特的群體,他們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,可以放棄一切,畫家他們是用一生在作畫,畫畫于他們來說,不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,更是一種信仰和寄托,但是華喦的一生顛沛流離,最后也靠著賣畫生活,直到後來成為「揚州八怪」,他的吃穿不愁,才留下很多用心創作的佳作。

用戶評論

2023/4/1 18:58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