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假結束,孩子們也都陸陸續續地返回了校園。
可是依舊有不少孩子,沉浸在假期的美好生活中無法自拔。
上課無精打采、呵欠連天、注意力不集中,遲遲無法進入學習狀態。
新學期開始了,作為孩子的「第一責任人」,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深刻意識到:
對一個孩子最大的殘忍,就是在學習上放任他自由。
01父母「逼」孩子,逼出的是對未來的一種堅持。
樂壇天王周杰倫做客《魯豫有約》,曾坦言,自己學琴是被逼的。一開始他學的是畫畫,但玩性大,水準久未長進,很快便放棄了。後來他改學鋼琴。
為了防止兒子重蹈覆轍,每當他練琴時,媽媽就拿著棍子站在後面,為此,一站就是五六年……節目中,周杰倫說,要是沒有媽媽當年的逼迫,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。
身為父母的我們都知道,孩子是「喜新厭舊」的典型。一個玩具,到了孩子手上,喜歡的時間不會超過三天。
為什麼會這樣?因為小孩好奇心強,求知欲也大,一旦熟悉了一件東西,熱度很快會消失。
但學習一項技能,除了興趣,更重要的是堅持,而父母的逼迫,就在於引導孩子懂得堅持。
有這樣一道考題: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%,反復嘗試100次,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會是多少?
備選答案有:10%、23%、38%、63%。結果,大多人選了10%,少數人選23%,極個別選38%,63%幾乎無人問津。
然而,正確答案恰是:如果成功率是1%,意味著失敗率是99%,按反復嘗試100次計算,失敗率就是99%的100次方,約等於37%,最後成功率應是100%減去37%,即63%。
一件事,反復嘗試與堅持,它的成功率竟能由1%上升到63%。
可見,孩子在學藝過程中,遇到犯懶等一些力不從心的困難時,引導孩子不拋棄、不放棄,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——父母這種「逼」,是幫助孩子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必修課。
02條條大路通羅馬
讀書是最好走的捷徑
人生的路當然不止一條,條條大路通羅馬。
除了讀書,還有許多方式可以走向成功。
可是要知道,讀書依然是普通人逆襲最容易的一條路。
美國經濟學家曾調查了1980—1982年的1080萬名大學生,按照家庭收入分為幾個等級。
哈佛大學最普通家庭的大學生,只占學生總數的4.5%。
但從學校畢業後,他們大多獲得了上升。
甚至,一般家庭的學生,畢業十年後都走到了最上面。
每個人都擁有受教育改變命運的可能性,既然如此,為什麼不去嘗試?
讀書,縱然不能彌補那些生下來就產生的差距,但是它帶來的認知、閱歷、圈子等等,至少給我們增加了有力砝碼。
還記得那部轟動世界的紀錄片《人生七年》嗎?
拍攝者記錄了若干階層群體的孩子們,在幾十年後的奮鬥中,我們看到的結果是: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,窮人的孩子始終是窮人。
絕大多數孩子沒有突破階層的限制,但有一個叫尼克的孩子,他是純底層出身,靠讀書考上了牛津大學,並任職於美國一所大學,娶到了美麗的妻子,實現了階層的跳板。
《人生七年》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事實是:讀書,是普通人最好走的捷徑。
如果沒有先天的上層建築,那麼就沒有理由不去讀書,不去靠知識改變命運。
對於很多人來說,離開學校那一刻,才知道拼命讀書才是普通人的捷徑。
馬雲曾說:「20歲之前,盡力去做一個好學生。」
20歲之前,學習就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。
你可以學習不出色,但不代表你可以不用心去學。
努力學習不一定會有出息,但不學習是一定不會有出息的。
這個世界很公平,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在為未來鋪路。
養育子女,從來都不只是讓孩子吃飽穿暖這麼簡單。
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漫長,他們最需要的是努力向上。
請告訴孩子,讀書是人生逆襲的最佳捷徑,是容易走的那條路。
03
你今天給孩子的自由
就是他明天的卑微
前不久,「浪姐」鄭希怡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談起了自己的育兒理念,引起爭議:
她說自己的女兒現在5歲,給她報的學校只需要學種菜,7歲之前孩子都不用寫字。
她還自信地認為,孩子只要快樂就好了,自己可以頂得住那個壓力。
這樣「放任自由」的育兒方式引得田亮當場回懟:
「你頂得住壓力,你孩子頂得住嗎?孩子告訴你說我很不開心,為什麼別人都可以,我不行,該怎麼辦?」
是啊,這樣的教育方式也許適用于明星,但並不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孩子。
對於我們普通家庭來說,讀書就是人生最好的出路,更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。
也許有些家長會說:我的孩子,我只希望他安穩、平凡的過一生就夠了。
可是就算你能夠接受孩子的平凡,你的孩子能夠接受自己落入塵埃嗎,他的人生真的會幸福嗎?
一個人的幸福指數往往是由這2個指標決定的——尊嚴和自由。
當你的孩子長大,因為學歷不夠,被人屢屢拒之門外時;
當他輾轉於工廠工地,歷經風吹日曬,被迫幹著最苦最累的活計時;
當他的尊嚴和自由被現實無情撕成碎片時,又何談幸福二字。
曾經在知乎看過一個博主的經歷:
是啊,孩子18歲之前是快樂了,可是18歲-80歲這段漫長的人生,他一定會為曾經的快樂和放縱付出慘痛代價。
缺乏一技之長的孩子,註定未來只能處在最底層、最廉價、最卑微,也最容易被替代的位置上。
這是不爭的事實,也是最殘酷的真相。
所以,父母一定要明白:
孩子現在每一個虛度的日子,都是通向平庸人生的滑梯。
你今天給他的快樂與自由,就是他明天痛苦與卑微的根源。
Wendy媽有話說:
每位優秀孩子的背後
都藏著一位「虎爸狼媽」
俗話說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。
孩子優不優秀,未來是否成才,很大情況下都取決於父母從小的家庭教育。
所以為了孩子好,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在學習上放縱孩子,鼓吹快樂教育。
父母一定要學會讓孩子吃學習的苦,不要太心疼孩子,在該「狠」的時候,就一定要狠。
只有這樣,孩子才能進步,才能提高,才能充實自己!